各校期末考試已快結束,暑假也即將來臨,然而,生活並沒有因而就與學校事務脫節,期末考試的成績,帶來的不悅,如影隨形,弄得家庭氣氛有點詭異。學生到學校接受教育為了就是學習新知,接受評量的用意不就是為了了解孩子學習的成效?

 

  每一個孩子的天賦資質不同、領悟力不同,學習成效多少會有影響。資質好的孩子舉一反三,領悟力好的孩子能理解老師教授課程的內容,並反覆吸收它的精髓與要領。當然,資質好的人學起來當然比較不費力氣,但是並不代表他學起來不辛苦。相同地,我們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資質,努力、認真一樣勤能補拙。

 

  孩子對於課業的學習成果,或多或少,受到自己領悟力的多寡而有連帶的關係。比如上課雖用心聽講,但是受挫於理解力不佳,無法完全領悟老師表達的意涵,而無法融會貫通、理解,學習之路便不是那麼順遂,成績不佳是可以想像得到的。

 

  摒除天賦、資質而言,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全然不可為。為學如同為人處事一樣,做人做事應踏實、穩健,不可譁眾取寵、油腔滑調,說一套、做一套。古云:「為學之道,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因此,閱讀不只是瀏覽而已,更要精讀、熟讀,更不可以半途而廢,因噎廢食。

 

  很多父母總為了孩子的成績,絞盡腦汁,試圖透過補習、或安排在明星老師的班級,學習成果就能突飛猛進。即使遇到成績差強人意,只要來個緊迫釘人或亡羊補牢,通常多少會有進步的空間與成績上揚的機會。問題是成績固然重要,但是學習的過程也不容忽視。

 

  難道只為了成績就不須顧及學習的情境?當然不是,因為一再要求成績,不但無法立竿見影,更有可能彈性疲乏。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為何老是與痛苦連結?為什麼就不能像匡衡鑿壁洞求學,車胤借螢光用功,他們自讀獲得極大的樂趣。從體會知識的樂趣,引導孩子了解書裡的意思,體會書香中的世界、因書的世界五花八門、包羅萬象、體會書得樂趣、選讀好書、就能「開卷有益」。

 

  遠的不說,就以孩子期末考成績而言,縱然有某些科目不及格,也不是短時間就能改變,更何況土法煉鋼,不合時宜。考不好的原因,可以仔細探究一番,更可以從中引入教育的涵義。「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本質是要以身作則。

 

  父母在孩子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扮演怎麼樣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中小學階段的孩子,需要父母在旁伴讀,以達到事半公倍的效果。畢竟增強定力不光是孩子一個人的事,如果我們期望孩子不但喜歡閱讀而且成績裴然,務必共同走過的歲月一個也不能少。

 

  如果父母很忙,無法從中指導與陪伴,至少事後的補救,不單只是在成績方面著墨而已,更要在教育的意義上,花一點時間,說清楚、講明白。比如考不好,是否粗心大意;準備考試,是否應注意效率、效能;成績不佳,不是一昧地逃避,更要學會勇敢面對;成績不理想,事後能否體會自動自發的重要性。

 

  孩子的成績如同頭髮一樣,剪不斷、理還亂。父母不要被紅色數字這個緊砸咒所操弄,搞得全家茶不思、飯不想,而是懂得接受、採納這個事實。成績不單單是學習成果,更不是為了追求理想學校的工具,而是別忘啟發孩子的心智、教導如何去發現問題、引導他思考問題的答案在那裡。在我們重視成績的背後,更要無時無刻銘記教育的意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教育的意義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llbeing99 的頭像
    wellbeing99

    葳輀彼

    wellbeing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