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食品、詐騙集團等充斥於現今社會之中,人心的不安與浮動,可想而知。可是,光是焦慮與無奈,是無法解決壓抑在每一個人心深處的惶恐與恐懼。因為若無法有效地遏止這些不法的勾當,此種行為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的機率,只是遲早的事,無法幸免!
依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謂的需求理論,包含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黑心食品、詐騙集團所延伸的問題,已經嚴重的影響,每個人對生理、安全、愛與隸屬等之需求。因此,人性問題就必須被嚴格的檢驗,「為什麼!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卻不管別人的死活,以及騙取別人辛辛苦苦賺到的血汗錢,卻不為所動?」
是發生什麼狀況,讓人心如此沉淪與不堪?從人際關係的角度來看,或許可以看出稍許的端倪,歸屬感、參與感、情感就是維持人際關係的重要因素。我們試著去探討人心沉淪的原因,想想一個人對於自屬團體,沒有歸屬感、情感,那麼,他會不會盡心盡力去思考彼此的關係,或去關心別人的生活,甚至尊重別人的生命,答案很明顯,不會。
因為他們一切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無暇思索自己以外的事務。當然,一個人如果沒有愛,如同花缺了水一樣,花會枯萎,花會凋零,對照於人與人之間也一樣,了無生趣、枯燥無味。可見,心中有愛,對於每個人來說是何等重要,因為「心中有愛,就是在天堂,心中有恨,就是在地獄!」
引述聖經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的『愛』字(agape),「愛是忍耐-展現出來的自制力;愛是恩慈-付出關心、讚美,以及鼓勵;愛是謙卑-真誠、不虛偽、不自大;愛是尊重-待人如奉上賓;愛是無私-滿足別人的需求;愛是寬恕-別人做錯了也不怨恨;愛是誠實-凡事不欺瞞;愛是守信-堅持所做的選擇。」因此,我相信「每個人學會自我約束,懂得付出與關懷,適時的讚賞別人,真誠待人,留意別人的需求,堅持做對的事。」那麼,愛的火苗不但會在每個人心中烙印,而且會在每個人心中生根!
愛是一種陪伴,愛是一種傾聽,愛是一種支持。有了愛,做任何事,會瞻前顧後,體諒、包容別人的無心之過。有了愛,能視別人如己出,彼此相扶相持,榮辱與共。有了愛,放下我執,盡情付出與關懷,以天下蒼生為己任。有了愛,充滿良知,孰輕孰重,一覽無遺,當下分明。
為了名、利,不容泯滅自己的人性,忘了愛。縱使獲利千萬或億元,決不允許草菅人命,唯利是圖。因為在人生的舞台上,每個人有起有落,唯有心中有愛,幕永不落下!愛是高度情操,經得起,千垂百鍊,不容個人一己之私,破壞了它的名節。愛是良知,不容沉睡,唯有良知,分辨真偽,一切皆空,無須掛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