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教育百科對於關懷、體諒之意涵就是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使對方感到舒適滿意。誠如《紅樓夢.第五一回》:「你們固然不敢抱怨,未免想著我只顧疼這些小孫子孫女兒們,就不體貼你們這當家人了?」細心體會、領悟。及《紅樓夢.第三二回》:「連你的意思若體貼不著,就難就難怪你天天為我生氣了。」
「體貼就是幸福的維他命。」我們常說和誰談得來,也常喜歡用氣味相投來形容朋友間的契合。人與人之間,最完美的層次,是思想上的相通,心靈能產生共鳴。
這一切的一切,之所以會發生、能達到,主要是建立在雙方面中間有一座橋,能夠互通的橋;想搭起這座橋,第一個原則,就是要了解對方的感受,然後用心去感覺對方的感覺。
因為,在實際生活中,感覺往往比道理、社會規範更重要,尤其對情感籤細、思維敏銳的人,感覺-是一種相當主觀的情緒。它無關是非,更不論對錯,既不能用很理性的邏輯來分析,也不適於硬性的規範,完全是一層直接的情緒反映,就是一個人的語言、動作所帶給另一個人的感應。
如果有一位收入不豐的小職員,為了補貼家用而努力兼差。有一天,這位先生領了一千多的加班費,興高采烈地買了鮮花回家,對太太說:「好棒喔!今天我領到加班費,特別買了花送妳,晚上我們出去吃小館,看場電影,慶祝一下,好不好?」這位賢慧的太太很勉強地笑著說:「幹嘛買花,多浪費!你賺的錢不多,還是不要亂花,在家隨便吃吃算了。」基本上,這位太太沒有錯,她講的也是實話,她是個好太太,省吃檢用,持家有道。但是,她讓丈夫很不舒服,一大盆冷水潑下來,一直涼到心底。癥結就在於,她沒有用心去感覺,感覺丈夫的一番盛情。
還有一種情形,就是一方遭受挫折,另外一方的反應與表現,所帶來的感覺。比如女兒到銀行取錢,在回家的路途上不小心被扒走兩萬多塊錢,心裡已經又氣又嘔了,沮喪得不得了。這時做媽媽的還一味地指責,不停抱怨,「妳怎麼這樣不小心?」「妳這個人就是這樣粗心大意!」甚至連陳年老帳都翻出來念。這位女兒丟了錢心裡有啥感覺?雪上加霜,氣上加氣!假如,做媽媽的換一種口吻說:「這些扒手真的實在很可惡!好在妳人平安,也算不幸中大幸。錢丟了可以再賺,要是人被嚇到才嚴重呢!好啦,別再想了,我們去吃飯吧。」
多用一點心,多加一份慧心,多注意一下別人的感覺,多觀察周遭人們的一切,在適當的時候,表達自己的關心、同情,這不僅僅是一種最高貴的品格,也是一份令人愉悅的體貼,一份令人難忘的溫柔。
「靠近你,就覺得安心,因為你那雙愛笑眼睛;你笑我,貓一樣好奇,聰明裡偏又透著傻氣。朋友!我想告訴你,其實我比你愛我更愛你,善解人意,浪漫話語,彷彿一切命中注定。你的體貼,溫暖了我的心,就像夏天的風吹過那麼涼爽安靜,我輕輕依偎在你的懷裡,天空掛滿祝福的星星。你的體貼,溫暖了我的心,就像傾盆大雨,捨不得淋濕愛你的心,我要唱給你聽,陶醉在你給的甜蜜…」耳機裡傳來的歌詞不停地縈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