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是純精神的,而「知足」卻包含精神與物質二者。一般所言的「知足」,物質層面尤甚於精神層面。精神層面的知足,要在超越了物質層面的知足之後才能達到。         相對地來說,「知足」是消極的、被動的、保守的,而「惜福」則是動態的、積極的、理性的。

 

               「惜」是愛惜、珍惜,感恩;而「知足」的同義語是「樂天知命」。樂天、樂觀、達觀,在意義上類似,但有層次上的不同。嚴格地說,樂天和知命都有宿命、認命的含意;而「惜福」的心態可以始於「樂天」,但也是對未來的「樂觀」,和對逆境的「達觀」,在層次上要超越「樂天」。

 

             「知足」對一個不知足的人來說是外加的「戒律」,不是心甘情願的。從「不知足」到心甘情願的「知足」是一條漫長的修行之路;正如同,要把一個「悲觀」的人變成「樂觀」的人,絕非一蹴可幾。

 

             「惜福」只是一個觀念的問題,只有一個簡單的邏輯,你只要想通了就會接受,也立刻就會得到好處;以下的段落,就是筆者由理性探討綜結出來的「惜福觀」。

 

           「知足」則不僅是一個觀念,它是一個人「內涵」的改變,需要長時期的實踐才能達成。真正的「知足」就是一個人內涵的改變,所以它是純精神的,而對物質的知足僅是其表象,是初期的、過度期的、低層次的知足。

 

             想要由「不知足」達到「知足」,是一個看似直接,卻實際上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由惜福達於知足,才是一條最自然的途徑。一個人知道「惜福」,就會活得充實、活得滿足;長時間下來,那就是「知足」。

 

「惜福」是一種理性認知,是個人經過智慧的「慎思、明辨」的程序而得到的結論。這個程序首先是「數福」:你該要數數看老天爺(或大自然)已經給了你多少福氣,比起一些重度殘障、智障、以及處於戰火或貧窮中、或其他更為不幸的人,你得到的是否已經太多?這些都是你應得的嗎?怎麼沒經你懇求老天就都給你了,這些不都是你的「福氣」嗎?經過這層的思考和理解,你便有了「知福」的認知。

 

            有了這樣的認知,你發覺比起許多更為不幸的人,自己原來是很有福氣的,心中一定充滿喜樂,自然會有滿足的感覺,不必再去談什麼知足、安命。

 

              當你心存感激,瞭解這份福氣並非「得來不易」,你只不過是本分作人和做事,好像也沒經過你特殊的奮鬥努力,上天便給了你這麼多福氣。所以,你該珍惜這份上天給你的禮物,這便是「惜福」的認知。

 

               另外,如果你不能守住你的福氣,那已經屬於你的福氣仍然會跑掉。人常常有福不知道去珍惜,等福氣丟掉了才回頭去惋惜。所以,「惜福」的認知還包括要時時做一些功課守住你的福氣,也就是「固福」。

 

               得來不易的福氣,你會吝於付出,但上天給你的禮物,它並非你努力的代價,你當如何回報上天?如果你生活在一個文明、富裕的社會,你的福氣更是來自整個社會,你當如何回饋社會?所以你該要「造福」人群來回報上天,要分一些福氣給那些比你不幸的人。

 

            你該瞭解,福氣會愈分愈多,那也就是最佳的「固福」之道。這「知福」、「惜福」、「固福」、「造福」的程序構成了一個人的「惜福觀」。

 

           最後,能夠惜福,才有幸福。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能夠惜福,才有幸福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llbeing99 的頭像
    wellbeing99

    葳輀彼

    wellbeing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