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失調是一個心理學上的名詞,用來描述在同一時間有著兩種相矛盾的想法,因而產生了一種不甚舒適的緊張狀態。更精確一點來說,是兩種認知中所產生的一種不相容的知覺,這裡的「認知」指的是任何一種知識的型式,包含看法、情緒、信仰,以及行為等。
「認知失調」理論主要在處理各種認知間的關係。簡單而言,認知失調是當個人對所面臨的情況和別人心中的想法不同時,所產生的一種心理的衝突。而當個人知覺有兩個認知(包括觀念、態度、行為等)彼此不能調和一致時,會感覺心理衝突,促使個人放棄或改變認知之一,遷就另一認知,以恢復調和一致的狀態。
基本上,認知(cognition)可視為是一種“知識(a piece of knowledge)”,而此知識泛指一切有關態度、情緒、行為、觀念、或對價值的看法等等。例如,「環保很重要」、「我喜歡藍色」、「當孝敬父母」等,都是認知。多數的認知是在個體成長的過程中學習而來的。每個人心中都會同時有各種不同的認知,而這些認知,很多是不相關的,有些是一致的或是調和的(consonant),而有些則是不一致或是失調的(dissonance)。我們大多數的認知是不相關的。調和的認知(consonant cognitions)係指認知間彼此配合或是存在協調的從屬關係。例如,「我很用功唸書」與「我的成績很好」就屬於調和的認知。人們基本上喜歡他們的認知間是存在調和關係的,但是何以有這種偏好,其根源卻是不可知的,或許這是由於生物基因構造使然,抑或是因為個體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漸漸形成的。
一認知如果與另一認知的“相反面”是調和的,則我們可稱此二認知是失調的。比如我「很用功」,但「成績不好」間就有失調的關係。心理學家Festinger 認為個人在經歷到認知失調時,心中會有一種不快的張力或壓力;這種壓力就如同在飢餓與口渴會有一股力量驅使生物去尋找食物與水一樣,個人也會尋求解決方案來降低這種張力與壓力所帶來的不適。
影響認知失調強弱程度的因素可大至分為四項。一、當認知間的差異性愈大時,連帶所引發的不適感也就愈大。比如「非常用功讀書」與「成績很差」就比前面的「很用功」與「成績不好」來的令人難受。二、彼此間失調的認知的個數越多,所帶來的不悅程度也會越高。比如除上述的兩個認知外,再增加一個「其他人成績都很好」的認知,就會讓人更不舒服。反之,如果「其他人的成績也很差」,則可以降低不舒服的感覺。亦即,三、當彼此間調和的認知的數目增加時,不適的感覺也會下降。四、個人賦予各個認知的重要性也會影響到認知失調張力的大小。比如說,我的成績雖然不佳,但我的父母或老師從來不會以成績來作為獎懲的依據。因此我賦予「成績不好」的“重要性”或“權重”也就較低些,進而這個失調所帶來的不適也就會弱一些。
人時時保有平衡感、但失去平衡時則會感到緊張和不舒服,因此就會有想恢復平衡的內在力量。一般解決認知失調的方式,一是改變自己的態度,二是改變自己的行為,再不然就是忽視自己的焦慮。而教育的重要意義之一,便是傳授永恆與正確的價值觀,釐清謬誤的迷私與歧見,這才是我們所能給予後代最珍貴的資產。
留言列表